原液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原液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田教授脱贫攻坚成全国创新案例网媒采访团盛赞吉安模式【消息】

发布时间:2020-09-15 10:40:46 阅读: 来源:原液厂家

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群众幸福感提升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李志强报道:贫困户不投一分钱就能分红;肉牛养殖让贫困村年人均2000余元提高到10000多元;整合乡土人才“田教授”服务农民助推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吉安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特别是“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聚力产业扶贫,努力推动吉安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上走在前列,各地举措频频,脱贫攻坚项目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9月17日,“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砥砺奋进的吉安”2017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深入吉安地区的吉安县、泰和县等地,实地探访脱贫攻坚成果。

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贫困户不出钱拿分红

光伏发电无需贫困户投入拿分红

横江镇良枧村位于吉安县城西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12公里,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

产业扶贫是最为明显、最为持续有效的扶贫措施。为了发展产业扶贫良村按“支部引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贫困户全覆盖”的模式,通过流转建立了良枧村扶贫产业基地,并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占地180亩,有标准大棚80个其中47个横江葡萄大棚,33个红心火龙果大棚,有井冈山蜜柚50亩,有集中式光伏产业基地10亩。

基地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共有股份100股,每股6000元,其中村委会占股10%,村干部个人出资占股35%,贫困户占股55%。每户贫困户入股资金6000元,全部来自政府和企业帮扶,贫困户自己不用出一分钱,贫困户一方面可以获取基地入股分红,另一方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基地上劳动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2016年,横江葡萄大棚已经产生收益,每户贫困户按股分红已获得500元现金,加上光伏发电产业已并网,2016年贫困户获得两季度分红750元,2017年分红1500元也已经到账。

2017年,红心火龙果可以上市销售,预计能产生给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

光伏发电是良村一大特色扶贫项目。9月16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吉安县横江镇良村的一处山坡上,连成一片的光伏发电板在太阳照耀下熠熠生辉。“这里,是良村的扶贫项目――光伏发电站,在这个项目上,村民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就可以坐在家里拿收益,是一个非常好的扶贫项目。”站在风景美丽的山坡上,良村所属横江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王燕指着眼前的光伏板对采访团记者介绍称。

光伏扶贫产业具有收益稳定、无污染、贫困户投入小等特点,良村光伏发电扶贫项目,采取“政府担保、贫困户与公司共建”的模式,即贫困户向银行贷款3万元,由政府设立担保基金进行担保,加上光伏公司出资共同进行电站建设,光伏公司是贷款还款责任人,贫困户无需承担任何费用。贫困户按照20年的受益期,分4个5年阶段获得收益,第一个5年每年分红1500元,此后三个5年每个阶段递增100元收益。望着满山坡的光伏发电板,良村村民喜笑颜开,对采访团记者说:“现在政府特别重视我们这些贫困户,很多政策都向我们倾斜,像这样不用我们花一分钱,还能拿到分红的项目,真是太好了!”

肉牛养殖产业之路领村民脱贫

9月17日上午,风和日丽,泰和县沿溪镇草坪村的文化活动广场的舞台上,群众洋溢着喜悦的笑脸,随着音乐的节拍欢快起舞。草坪村位于泰和县沿溪镇西南部的赣江边,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才20000多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沿溪镇党委书记郑临才对采访团记者介绍道。

以前,草坪村村民思想闭塞保守,创收途径原始单一,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田、种甘蔗,辛苦劳作一年下来,收入低下,而且靠天吃天,由于该村地势相对低洼,经常发生农田被淹的情况,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曾经,种植甘蔗是草坪村村民的主要增收途径,后来制糖厂倒闭,甘蔗陷入愁销境地,村民的生活更加困难。

为了带领村民摘下头上的贫困帽,沿溪镇政府组织成立了草坪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希望通过精准扶贫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新路子。

思路决定出路,摆在贫困村面前的,是如何找准致富项目。

“从80年代以来,草坪村村民家家户户都养了耕牛,在养牛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这是当地村民的优势,何不就以养牛来脱贫?”郑临才告诉采访团记者,这让草坪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看到了希望,决定依托村民的养牛技术基础,走养殖肉牛的脱贫路子。

当时,草坪村有几户养牛户,通过养殖肉牛,经济收入处在全村的前列。他们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可以培养成为村里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带头户。在村里养牛户的带领下,草坪村村民80%以上都养殖了肉牛,随着养牛户增多,与肉牛养殖一同发展的,还有象草种植,很多村民将原来种植甘蔗的土地,改种上象草,给自养的肉牛吃或卖给其他养殖户。

几年下来,草坪村逐渐形成了以肉牛养殖和牧草种植为产业龙头,带动贫困户产业致富的特色脱贫项目。目前,全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肉牛养殖,其中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有12户,100头以上的有8户,200头以上的有2户,全村肉牛年出栏量达7000头以上。

郑临才告诉采访团记者,村民年均人收入从原来的20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0多元,村民日子越来越好。

贫困户中,最难脱贫的是三缺人员:缺技术、缺项目、缺资金。62岁的草坪村村民康昭针就是一位,康昭针家中还有妻子和儿子,儿子残疾,全家人靠吃低保生活,由于这个家庭的特殊性,没有足够劳动能力大量养殖肉牛,但养殖母牛也是一个不错的增收途经,为此,草坪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通过政策扶持,帮助康昭针家庭养上了两头母牛。 “一头母牛一年生一只牛崽,一头牛崽可以卖到6000多元,一年收入就是12000多元。”康昭针笑着对采访团记者说。对于现在的生活,康昭针很知足:“政府帮助我脱了贫,日子好过了,现在每天的心情比以前好了。”

乱世名将破解版

安卓天之痕

热血霸业安卓下载